3月24日至2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与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COO)Jeff Williams等一起深入探访苹果供应链上的在华企业。
在位于山东潍坊的歌尔股份002241)iPhone扬声器生产车间,AI技术通过收集参数,分析优化锡球激光焊接流水线,使锡球点焊头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增加,减少了停机维护时间。在立讯精密002475)位于江苏常熟的精密零组件工厂模具中心,每个模具生产环节都有自动化生产设备不停运转,工业机器人自动抓取物料、自动上料,机床边整齐摆放的铜线堆则能回收再利用。
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方面,苹果公司供应链上的中国企业正在借助工艺流程改进、AI技术的应用、新能源发电的使用一直在优化升级。
Jeff Williams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制造业生产线如今自动化程度快速的提升。“苹果公司全球主要的200家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有工厂。中国制造业伙伴的特别之处是从始至终保持‘能做可做’的积极心态。”Jeff Williams说,苹果公司会继续在中国加大投资。过去五年内,苹果公司在中国投资智能和绿色制造的资本支出达到200亿美元。
歌尔股份自2010年开始在麦克风领域与苹果合作,先后参与Apple数十款产品的生产与制造。在歌尔股份的工厂车间内,机床组成了数条流水线不停运转,每条流水线前有几名工人来回巡视。通过自动化技术员培养项目,工厂员工从技术工人升级为生产线的“指挥家”,维护设备自动运转。
在iPhone扬声器生产车间的锡球激光焊接流水线上,AI技术通过一系列分析电压、电流等数据参数,一直在优化设备,通过对锡球喷嘴材料的持续优化以及在线更换模块的开发,大幅度减少了设备的停机维护时间。歌尔自主研发的音圈绕线机,能够把线径接近人的头发丝的漆包线在高温高速下缠绕成音圈,形成紧密的分层叠加结构。
在外观检测环节,工厂运用AI视觉识别技术,机器不断转动AirPods的白色外壳,检测外壳各个面是不是真的存在瑕疵。苹果公司与歌尔在自动化和工艺研发方面展开合作,不断的提高生产线年开始与苹果合作,目前覆盖苹果公司的几乎所有产品线。在立讯精密的模组加工车间,一台由可移动的大方块和机械臂组成的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上来回忙碌,通过RFID芯片读取物料信息,抓取不同大小的物料,通过视觉引导,自动上料。车间负责人和记者说,到今年底,车间的上料机器人会增加到4台,覆盖所有相关产线上的设备。空出时间的工人们经过培训,将安排从事机器编程工作。
在立讯精密常熟工厂的模具中心,放电设备经过控制微电流,对模具零件进行微米级复杂几何形体加工,配以立讯精密自主研发的MES系统,并与电极周转库配合,实现自动更换电极。
杰士徳从2008年开始成为苹果公司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累计为苹果企业来提供了近6.5万台设备。
在杰士德工厂,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整个园区有2800台六轴机械手,用于苹果3C产品的组装。杰士德的自动化设备能将芝麻大小的O型圈套到金属按键上,使得音量键更加防水。自动化的螺丝组装机能控制扭力、记录数据,并持续改进设备参数。
“工厂每年使用800万到1000万个螺丝,使用自动化系统节约了30%的人工,螺丝错用率接近于零。”杰士德董事长景余祥告诉记者。
记者从歌尔股份的办公楼楼顶向下望去,整个厂区的屋顶都铺设了太阳能光伏板。在一块块暗色的光伏板上,自动清洁洗涤机器人正缓慢移动。
自2023年以来,歌尔股份在国内已实现100%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为苹果公司生产产品。同时,歌尔股份2020年开始生产的HomePod系列的注塑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使用的材料中回收材料占80%。
杰士德借鉴苹果公司的经验,将传统纸质版的作业指导书制作成3D动画形式,利用动态的动画展示,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无纸化作业,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Jeff Williams表示,自2015年以来,苹果已将其整体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55%以上,而苹果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实现整个供应链和产品的碳中和,为此,苹果与供应商开展合作,提升产品生产中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比例,达到100%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
Jeff Williams表示,目前苹果公司在中国约三分之二的生产由可再生能源驱动。自十年前启动苹果供应商零废弃计划以来,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供应商已经成功地减少了250多万吨需要填埋的垃圾。
3月24日,苹果公司宣布启动第二期中国清洁能源基金,承诺投资7.2亿元,扩大中国的清洁能源产能。据悉,苹果公司在2018年推出首个中国清洁能源基金,已在中国14个省份新建超过1千兆瓦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第二期中国清洁能源基金的目标是每年为中国电网新增约55万兆瓦时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
“我们在中国的供应商正在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取得世界级的进步。”Jeff Williams表示,“随着第二期中国清洁能源基金的启动,我们很荣幸能与中国各地的供应商深化合作,推动创新,并带来机遇和进步。”